长沙学区房-长沙新楼盘-长沙二手房-房价走势最新消息_小华聊买房

地方助企上市浪潮,土地财政2.0即将来袭?

https://www.0731ke.cn 0


这次要梭哈了


重要的信息,基本上都是言简意赅的。


事实上,近期很多地方都给本地的企业一个“指标”,明确新增上市企业的目标数量。



尽管以前也有过类似的目标,但是,现在的逻辑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。


此前,满屏刷“全面注册制”,也就是以后企业上市会有更多的便捷性了。


长期关注【A视野】的老铁都知道,A森很久以前就提出下面的概念:


大A = 土地财政2.0


现在,几乎所有人都知道,土地收入要恢复到2022年以前的那种快速增长的轨迹,已经没有任何可能了。另一边,地方债也已经扩容到一年就发行7万多亿的规模。如果没有任何新增“收入”,后续地方财政要驱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,银子不够怎么办?


事实上,眼下只有大A可以解决地方财政融资不足的问题,毕竟,卖地、举债、刺激消费等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关键性的瓶颈。


只不过,融资的载体不再是土地,而是国企和准国企。通过这类企业上市,它们可以在地方财政的主导下,将全国的资金导流进入本地的投资、项目和生产。另外,地方有形之手也可以通过股权操作的方式,从中直接获得大量资金支持。考虑到股权融资是不需要还本付息的,这近乎等于是“收入”。


从这个维度,我们也就理解,为什么全面注册制要加速落地?为什么要加速导流外资入场?为什么各地要制定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指标?


想一想,前两年茅台等无偿划拨股份给当地有形之手使用,已经是非常“成功的经验”。试问,其它地方有形之手难道不想复制这种“成功”吗?


更何况,以企业作为载体,直接融资来拉抬本地的产业升级,恰恰是目前大国博弈阶段,最高有形之手给予地方有形之手最重要的经济任务。


所以,我们可以这么说:


现在有一万个理由要好好发展股市,恰如同20年前的楼市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这几年,我们说产业升级,其实任务是派发到全国各地大佬的,并推出了“链长制”。


具体而言,某个产业链在本地作为优先升级的对象,那么本地大佬就是负责人,要协调各方资源去帮助实现既定产业目标。


这里面的抓手,其实是各类产业园。有意思的是,今年大基建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各地的产业园的建设。


既然土地财政收入要多匀一点给本地产业升级,而且土地财政收入还要被最高有形之手各种管控使用的用途,那还不如直接从股市里融资想办法刺激本地经济。


再说了,地方利用本地企业去大A融资,这些钱如何使用,目前可没有任何复杂的规定限制,这可是绝佳的一个机会点来解决本地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。


地方上市的牛逼企业越多,可以从大A融资的资金金额越高,那地方的利益也就越大。试问,这么大的蛋糕,而且还是持续扩容的资金蛋糕,谁不心动?


反观土地财政,在经历了2年的供给侧改革,房企就这么几家了,整个土地市场的每年融资能力也早已见顶。如果不能在土地财政收入断崖前获得其它渠道的收入,那以后各地经济怎么发展?


必须看到,这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,而是紧迫到卡脖子的事情了。


如果不能从大A获得更多收益,那后续本地经济发展就只能靠地方债。而地方债普遍是短期债务周期,这怎么搞呢?


以前,我们的国企很多融资是靠银行低息贷款。所以,近期很多人指责银行不愿意给大家存量贷款利率下调。我就问你们,怎么下调?一下调,谁来承担过去这些国企经营中的亏损?岂不是直接暴露了银行的风险?也就是说,过去我们很多的国企产业升级的融资,其实靠我们这些偿付月供的兄弟姐妹们出力的。你们月供越是猛,国企融资越是有空间。但是,现在这条路已经很难了,那么,通过股市来解决资金问题,也就成了唯一的路了。


每当我们呐喊要产业升级成功、要跟老美血拼到底,其实这里面有大量“贡献”是我们的房奴们在做的。


所以,有事没事呐喊“楼要崩”的,从实际层面而言,等于是看空中国产业升级,这是很有问题的。


只不过,现在的问题是,房奴也不够了,需要股民散户出力了,甚至还需要外资来贡献点韭菜。时代的核心逻辑变化,真正的关键点,其实是在这里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所以,平时不能瞎BB。


现实的运行方式,往往是出乎我们意料的。


这就像古人尊崇儒家的皇帝竟然都说关羽是“关帝”,而孔子只是“素王”。考虑到“帝”的级别远高于“王”,大家是不是很意外?事实上,这背后都是有经济学规律的,而不是张口就来。


我们只有深刻了解现实运行的真实方式,才可以更好的做出判断。至于那些价值观的喜好的判断,其实毫无价值。


我们以上的分析并不是看空中国楼市,这里A森需要特别声明!


只不过,现在到了一个重大拐点,光靠土地收入已经不够了,而且会越来越不够。


所以,尽快将大A做大做强,尽快让地方国企和准国企批量上市,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事情了。


必须看到,10年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“地方规划,地方落实”;而过去10年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“顶层规划,地方落实”。但是,由于实操层面还是要靠地方去落地,所以,地方驱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依旧是逃不过的。


结合我们去年后半程提示的,中国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启动,也就是产业升级周期启动,2023年其实是我们许多地方拼命鼓励上市的关键起点。


更多的企业上市,需要更多的流动性注入,就像鱼多了就只能放在更大池子里一般。


用这种方式,才可以让更多地方国企和准国企获益大量融资,同时还可以有办法拔高它们的估值以便后续融资。


所以,近期其实是全年新一轮大A吃饭行情的一个洗筹阶段。一旦这个阶段过去,后续吃饭行情的第二波接力也就不远了了。


可以想见,真正急的还不是我们的股民,而是有形之手,尤其是地方有形之手。


这波融资到位,可以直接大幅对冲各地去年财政压力的缺口,还可以力促本地企业加速升级。


以目前美国的攻击性,顶层给予地方的压力也是空前的,这个大家是可以想象的。芯片的一剑封喉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
由此我们可以看到,中国经济最新的增长模式已经成型:


股权融资+土地融资+银债融资——>优质党产企业+链长制——>产业升级突围——>强化地方经济拉升——>股权融资+土地融资+银债融资——>


这条路一旦走通,则未来中国国运的想象力空间是巨大的。


我们一直说,买优质党产股就是买国运,道理就在这里!


2023年新一轮产业升级周期已经开始,不要踏空国运,才是我们中产之家必须要有的金融底层思维!

发表评论 (已有条评论)

快来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