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沙学区房-长沙新楼盘-长沙二手房-房价走势最新消息_小华聊买房

1929年,美国产业升级成功,却诱发了10年大萧条

https://www.0731ke.cn 0

1923年以后,美国开启了“以国内大循环为主,国内国际双循环为辅”的发展模式……

美国产业升级


说起1929~1938年的这场横跨10年的大萧条,美国是不忍目睹的,因为实在太惨了。


其实,何止如此?二战就是被这场大萧条逼出来的!


进一步说,二战后的全球经济体系,更是孕育于这场危机。


因此,今天的人,再怎么研究大萧条,都不为过。毕竟,跟我们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基本面是紧密关联的。


那么,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萧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

如果查看美国货币主义的思想,认为是美联储的错误政策导致。


如果查看凯恩斯的思想,那就是总需求不足导致。


如果查看奥派经济学思想,那就是自由市场、叠加此前超高杠杆率的信贷投放导致。


可事实上,这些都是没有说到位!


本质上,1929~1938年的10年大萧条,恰恰是美国采用了“以国内大循环为主,国内国际双循环为辅”的发展模式引发的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整件事的源头,是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,整个美国的经济遭受严重的动乱重挫,以及战争遗留下的恶性通货膨胀。


要吃饭,怎么办?


美国在战争期间严重超发的财政债券,以及白银自由铸币政策,使得整个货币的超发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。


而事实上,当时已经开始了金本位的尝试。


在这种情况下,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效应出来了,市场上都是政府严重超发的货币,黄金则被居民囤积,就像现在的人喜欢囤房子一样。


在这样的背景下,美元对当时的储备货币英镑,开启了一波贬值浪潮,从而为美国长期低人权出口倾销打下了货币基础。


这点就像我们90年代入世前,主动让人民币汇率贬值一样,为后续入世后的出口导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
这其实,就等于让英国等欧洲国家可以获得打折(汇率贬值)后的美元商品。


而当时破产的美国财政,逐步从疯狂的美国出口导向中获得大量进出口税收收入。


最夸张的时候是,当年美国的劳动力成本(工资)并没有优势。


可为了促进纺织品出口,美国政府宁愿大量补贴,也要强行出口欧洲,与工资价格极度低廉的德国工人拼一死活。


导致的结果是,源源不断的黄金开始流入美国,如同2001~2007年的中国,有源源不断的美元流入境内。


问题是,这种模式是难以为继的。


因为英国的黄金来自于印度和南非,而当年的布尔战争让英国没法获得足够的黄金,相当于现在的美联储不得不提升联邦利率一样。


这直接引发美国1907年的大型危机,也就是2008年次贷危机时期我们称之为的“百年一遇的危机”所指的那场危机。


这场危机直接使得美联储诞生了!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1907年的危机,其实是空前恐怖的,间接直接引发了后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。


当年的全球经济体系,也是只有英国是拼命举债买买买,其它国家全部是出口导向。


英国宏观杠杆率近乎爆仓,黄金支付能力大幅削弱,引发大量后进国家产能过剩,不得不通过战争来解决“扩大内需”的政策。


事实上,一战并没有帮助欧洲国家解决如何“扩大内需”,而是在后半程成功帮助美国解决了外需问题。


整个战争后,美国的黄金储备进一步提高,如同2009年的中国,可却遭遇了外需断崖。


因为一战后的欧洲如同废墟,战争赔款又让德国雪崩。


这对于美国经济来说,是致命的!


如果没有美版“四万亿”,后果是严重的。


因为战争中的产业结构与战后和平时期完全不同,很多实体经济一下子不赚钱了,也就无法吸纳大量劳工。


而南北战争后,美国曾经疯狂吸纳大量移民作为本地的农民工,全力血拼出口导向,其规模之大,堪比2001~2007年间中国每年产生2000~3000万新增农民工。


这些人在一战后一下子没饭吃了,还不闹事?


而且,很多老的农民工已经差不多离退休时间只有10~15年了,这个时候下岗,上有老下有小,怎么办?


更麻烦的是,一战结束后,英国战争中给美国的大量黄金、债券抵押,在一战后并不能为美国带来任何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。


这就相当于中国有了一大堆美元,却买不到真正高科技的东西。


实质上,等于英国成功买了一大堆美国人的商品和服务后,将债务直接以破石头(黄金)抵消了。


1921年,全球1/3的黄金储备在美国!


因此,1920~1921年,美国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,并倒逼美国政府不得不展开新的干预。


一边是打击外国公司在美国的进口业务,另一边则是不断支持美国本土的产业升级,谋求突破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1923年的柯立芝总统上台后,逐步以减税、信贷宽松等一系列刺激举措来激励美国经济。


根子上,是要解决产能过剩和内需严重不足的问题。


确实,长达几十年的出口导向,换来的是买不到什么东西的破石头和有价证券。


不仅如此,国内的最早的移民(农民工)快要退休了,延迟的福利终究是要发的。


可出口导向原本就是补贴其它国家,是严重打击内需的。


旷日持久的出口导向,早就掏空了美国的内需,如果不让加杠杆,即使产业升级成功了,普通民众也是买不起的。


比如当时的汽车、洗衣机、收音机等等,如果不让分期付款,哪里来内需去买买买呢?


在一战后外需极度孱弱的环境下,美国被逼走上了一条“以国内大循环为主,国内国际双循环为辅”的发展模式。


其中,重中之重是突出“循环”!


因此,让民众加杠杆来刺激消费,同时,积极鼓励企业继续出口导向。


1921年8月24日美股63.9, 1929年9月3日381.2,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涨了近5倍。


通过美版长牛、慢牛,美国人以疯狂加杠杆的方式,暂时获得了强大的内需。


企业产业升级终于有了产销对路的可能,美国的制造业瞬间繁荣。


而这个繁荣,是建立在国内疯狂加杠杆的基础上。


当时,4成贫穷家庭使用,2.5成中产使用,5%的富人阶层使用分期付款。


最好的例子是,1928年美国最大的银行国民城市银行进入了个人信贷业务。


事实上,美联储还是负责任的,担心宏观杠杆率飙升太快,提出了要“防风险”、“稳杠杆”的政策。


美联储很担心资金不进入实体经济,因此,不得不在1928年2月开启了干预,实施了第一次的加息。


银行贴现率从1928年2月的3.5%,逐步上升道1929年8月的6%。与之对应的是,货期贷款利率,从1928年的4.24%,变成了1929年的9.23%


1929年的股灾,随之袭来~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回顾这段历史,美国经历了几个关键的节点。


尝试从南北战争的泥潭中走出来,不得不开启全面的出口导向政策,以低人权、牺牲移民(农民工)的方式,全力补贴欧洲国家的消费者。


一战前后,因为黄金的流动失控,使得美国经历了1907年的爆仓,又在一战后再次遭遇内需不足的困境。


一战后,在欧洲需求全面陨落的背景下,不得不“以国内大循环为主,国内国际双循环为辅”的发展模式,通过金融加杠杆,来促进整个经济的循环。


然而,1929年附近,美国的宏观杠杆率已经飙升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。


很不幸的是,最早的移民(农民工)也正好要进入退休阶段,承诺他们的福利需要去支付。


当长期的出口导向彻底掏空了这个国家的内需,又遭遇福利支出的飙升,以及金融杠杆的爆仓风险,10年大萧条也就成了顺理成章。


因为大萧条的本质,就是淘汰过剩的产能,哪怕是前沿产业的过剩产能。


经过残酷的淘汰,来最终换得国内需求和供给新的平衡。


因为,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本国人民的消费,而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。

发表评论 (已有条评论)

快来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