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沙学区房-长沙新楼盘-长沙二手房-房价走势最新消息_小华聊买房

现在是地产人创业的狗屎时代

https://www.0731ke.cn 0

无意间,看到一篇名为“为什么现在是地产人创业的黄金时代”的文章。单看标题,我虎躯已经为之一震。
难道我活在一个假的房地产市场?
现在居然是地产人创业的黄金时代?


我赶紧打开一看,寻找“为什么”?
原来这是某地产营销平台推广自己的文章。从推广的角度看,这个标题,这个套路还是不错的。文中提到地产行业需要“转型创新”,我也是认同的,毕竟地产行业的方方面面,也是要与时俱进的。

可是,要称为一个黄金时代,那前提是这个行业总的机会在增加。
地产行业最直接、最奏效的创业是什么?


拿地做开发商。


这个路子不消说,现在是越来越窄,无限趋于死胡同。


而地产行业是一个以开发商马首是瞻的行业。


开发商越来越寡头化,下游的市场研究、建筑设计、策划、销售、广告、推广等方向的总体业务量也在萎缩。
你可以创新,也可以在不景气中让自己特别霸气。确实,也有开发商销售额越做越大,代理公司越做越大,甚至写一个地产公众号也赚得盆满钵满。
但是,这并不影响整个行业的生意和机会在减少,这属于“逆境求生”、“穷则思变”的课题。


我们是在讲一个时代,而不是某个英雄。

比土地资源寡头化更进一步的是,现在的房地产新房开发市场已经是行政化、资源化。
房地产这个原本丰富多彩的行业,已经慢慢趋近于煤矿、金矿行业。




说到新房开发市场的创业,业内人士都爱提到世贸集团前副总裁蔡雪梅女士的创业项目ELAB。我也很想说一下此事,因为此事真的很具有代表性。

蔡雪梅提出的ELAB“预制”平台,要让购房者在开发商拿到地后就开始介入,从开发到设计、建筑,直至住进房子。这种模式听起来确实有存在的意义,比如开发商在户型设计和户型配比、小区配套的问题上,一直也是比较谨慎的。

如果有一个平台,可以让大家先提出户型,交了定金,我按照用户的需求来设计户型,的确挺好。对于用户来说,同样100平方米房子,我可以按照我的需求来设计,卧室大一点或者卫生间大一点,这也SOUNDS GOOD.


这个思路,早几年有地产思想家之称的冯仑已经做过一个类似的平台,叫自由筑屋。自由筑屋网上线半年多后,他发现要实现客户定制建房,首要关键问题要解决金融问题,如何用合法的外衣将客户的需求收集起来。在中国的商品房预售制度里,是不许无证卖房的,一旦出问题,就很容易被定性为非法集资。

也就是说,客户提出了自己户型的要求,但你却无法收他的钱,如果你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了,他最后又不买,这些白菜烂手里算谁的?


其实,如果仅仅是这个问题还算好,我倒有个不成熟的想法-----------


所有的线上房屋必须是装修房,客户预付的钱是预定一批定制的装修材料和软装家具等,这于购房款无关。如果客户到时候不买这个房子,这些材料他拿回去也不好用。所以,他买了这些材料和家居,就必须要买这套房子,否则就要亏掉这些材料和软装家居的钱。

怎么收钱还只是个技术性问题,我认为这个平台最大的问题是:

开发商懒球得搞!

现在是什么市场,户型只要没有大问题,卖出去没问题,何必多此一举。

何况房价靠的就是时间来涨价,我在拿到地的阶段就要卖你1年后的价格,你不接受。你要用现在的价格来买我一年后的房子,开发商不干。

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什么?新房市场已经寡头化、资源化、行政化,客户怎么想并不重要。除非现在土地多到卖不掉,房子多到卖不到,你才需要这样想方设法创新来讨好客户。

所以,我真心为蔡雪梅女士的勇气点赞,同时为她捏把汗。

在这样的市场下,说现在是地产创业的黄金时代,着实令我大吃一惊。



新房开发市场创业机会越来越少了,存量房市场呢?


存量房总是越来越多的,这里面的机会也理应越来越多。


说到存量房市场的创业,业内人士最爱提的就是毛大庆的创新工场。创新工场,说白了就是联合办公加上毛大庆的招牌。
联合办公如果没有孵化作用,不从入驻企业的成长中获得收益,那本质上就是合租写字楼。如果从入驻企业的成长中获得收益,那他就不是房地产创业了,而是股权投资创业。

恕我直言,如果仅仅是合租写字楼,真的是一门搞笑的烂生意。

因为非但是房地产,其他行业,也并没有那么多业可以创。

尤其是风靡一时的互联网创业、O2O创业,“互联网“的特性已经给他们一个宿命,就是最终能活下来的很少,文无第一,网无第二,活下来的会成为独角兽。

那么,也就意味着,有更多的人将不再需要这些有BIGGER的办公场所,他们终将收拾好自己的苹果电脑、无印良品的喝水杯、死磕侠的玩偶,装在帆布袋子里离开。而成为独角兽或者最终发达了的公司,也会搬到更长脸,更高级的写字楼里去。


现在对于创业来讲,确实有一个比以前更好的机会,那就是资本市场更加成熟。

风险投资、众筹、新三板、创业板,还有筹划中的注册制等等。这些机制对于创业确实是有帮助的。

昨天还听到一个朋友做白日梦,如果中国每个人给我1毛钱就好了。

这其实不是梦,你去做一个公司,然后上市,股民们就真的一人给你1毛,甚至1块钱,10块钱了。

但是,你生意本身真的是赚钱的吗?

虽然这并不重要,股民们给你钱,也不是因为你赚钱,而是购买道具,为了赚其他股民的钱。

努力让自己变成资本赌场里的一颗骰子,这确实是个赚钱良方。

如何让自己挤上资本平台,现在本身也是最炙手可热的事情。里面道道就太多了,在此不议。

但是,能在资本平台边上蹭来蹭去的公司,也早已经搬出联合办公了。

“上市”这么高大上的事情,怎么能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场地呢?


所以,针对存量写字楼的这些折腾,我本人并不看好。

为什么写字楼不好卖,写字楼不好出租,写字楼不如住宅的价?

原因很简单啊;
因为用不上。


它不会因为你包装一下就用得上了。
它和商铺一样,是生产资料,不是消费品。



那么针对存量住宅呢?
这个生意是个大生意,并且会越来越大。
但是,以链家为首的中介连锁机构,现在已经完成了足以让人产生密集恐惧症的布局。

你想在一二线城市开一个中介?这个路子十年前还可以做做,现在越来越难做。
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。
牛逼如李白,在黄鹤楼都不敢写诗,所有想自己开中介创业的人,哪个又不沉痛感受到连锁中介的咄咄逼人?

那么,你可以去三四五线现在连锁中介还没有布局的城市开啊?
路边的李子还可能是甜的吗?
好一点的三四线城市,连锁中介也已经渗入,差一点的三四五线城市,你去了也赚不到钱。


如果你去了赚了钱了,连锁中介也很快就会拍马赶到。


所以,无论是新房还是存量房市场,我们都在被一个叫“寡头化”的巨兽追赶着。
寡头化而不附加高税收和高福利,是一件蛮可怕的事。
我们疲于奔命,能躲某个石头罅隙里,或者某颗大树下求得生存就算不错了。
现在,确确实实有很多地产人在转行,而不是在地产行业内“转型”,地产人在用脚投票。你跟我说现在是地产人创业的黄金时代?

我想说:
现在真心是地产人创业的狗屎时代。

发表评论 (已有条评论)

快来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~